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目前,基地已经开展了高遗传值建园材料收集122份,营建完成樟子松种子园309亩,并与专家合作开展了“不同世代樟子松遗传资源评价”。此外还营建完成良种示范林、子代测定试验林、种质资源保存林等,初步形成了“引、繁、育一体”,功能齐全的樟子松林木良种繁育基地。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骑着摩托到林区溜达。”王全起的一天是从林区巡护开始的,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他对自己所负责的林区情况了如指掌。“哪怕是晚上也不会迷路。”他打趣道。

  包括王全起在内的管护人员是林区森林管护体系的末梢。为了打击和查处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红花尔基林业局建立了“林业局→林场→中心管护站→管护站→管护人员”五级森林管护体系,层层签订责任状和管护协议。

  此外,林业局还推行GPS航迹管理模式,为管护人员配备GPS卫星导航仪等设备,将管护员GPS巡护航迹转到地形林相图上,对巡护数据进行后期统计,真实反映巡护的林班、路线、巡护时间及里程等数据,建立管护工作量化考核指标,促进管护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樟子松故乡——红花尔基的绿色崛起

  樟子松的故乡 孟佳澍 摄

  “我的父亲就是林区的老工人,我对樟子松的感情特别深。”作为土生土长的红花尔基人,王全起亲历了家乡的转型与蜕变,而他数十年来穿行其中的茫茫林海,也见证着几代林业人的艰苦努力和默默奉献。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守住绿水青山 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效)

下一篇【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三代人,一件事,一方守护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