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与此同时,项目配套建设的“新能源科普教育基地”也已初具规模。在约1000平方米的展览室内,沙盘模型展示区、实体风机设备、光伏组件展示区和新能源科普馆等一应俱全。通过沙盘,参观者能直观了解整个风电场的发电流程。科普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由专业工作人员负责讲解,全面介绍使用清洁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

  此外,中广核巴西公司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等签署了巴伊亚州新能源建设合作备忘录、绿地储备项目开发备忘录等投资协议,进一步深化绿色合作。巴西矿业能源部常务副部长埃弗林·克鲁斯表示,巴伊亚州风电项目有力推动了巴西风能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投资和技术持续进入巴西可再生能源、雨林保护等领域,为推动巴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也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中国企业不仅给我的家乡带来了清洁能源,也为当地创造了新发展机遇。”加美莱拉风电项目员工若昂·巴斯托斯说。加美莱拉风电项目位于巴西北里奥格兰德州,其所在地若昂卡马拉是一个风能充沛的小城。该项目由中国国家电网巴西电力股份公司建设,于2021年9月建成投产,目前每年发电量约3.6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近1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6万吨。巴斯托斯介绍,该项目为当地创造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我身边很多同事都是本地人,在这里工作条件很好,我们生活水平也提高不少。”

  今年4月,中巴两国签署《中国—巴西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承诺拓展、深化和丰富包括绿色产业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等在内的气候领域双边合作,并将在技术开发和共享方面进一步合作。“中国以实际行动促进能源转型。中国企业注重在巴西的长期规划,能真正帮助巴西经济、能源、可持续等领域的发展。”迪奥蒂说。

  “为南南合作注入新动力”

  本报记者 黄培昭

  “我们住宅区里明亮的路灯,很多都来自中国!”夕阳西下,埃及首都开罗因巴巴区居民侯赛因指着路灯高兴地说。2022年7月,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埃及援助了1835盏太阳能LED路灯、4万个LED节能灯、1000套太阳能户用发电系统和906台节能空调等物资。其中,部分环保灯具被用于改善因巴巴区的夜间照明条件。

  目前,中国援助设备正逐步应用于开罗的道路和楼宇中,用来进行办公场所节能改造、改善区域道路照明及加强城镇贫困居民基本用电保障等。在开罗市一些繁华地段,中国援助的太阳能LED路灯已在道路两旁装配完毕,当地媒体评论称:“埃及终年阳光充沛,太阳能路灯环保且不用铺设线路,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直以来,中国积极支持埃及通过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除援助相关物资外,还帮助埃及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绿色转型。去年10月底,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与埃及阿米尔能源公司签署协议,建设埃及500兆瓦苏伊士湾风电项目。这是埃及单体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也是埃及近几年签约的最大新能源项目之一,预计每年供电量可达约27亿千瓦时,减少约1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苏伊士湾风电项目将显著促进当地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埃及《2035年综合可持续能源战略》和2050年国家气候变化战略的实现。”埃及解放研究中心研究员伊德里斯表示,中国的无私帮助将推动埃及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应对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在埃及的中资企业也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在开罗以南的新贝尼苏韦夫市,中国企业投资的安琪酵母(埃及)有限公司,严格按照环保和低碳排放理念建设运营,收获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赞许。依靠生产工艺技术进步,公司2022年主要能耗指标中,电耗下降5.57%,汽耗下降38%,水耗下降12.7%。“这家公司是新贝尼苏韦夫市最重要的企业之一,不仅生产了民众需要的产品,也为我们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树立了样板。”新贝尼苏韦夫开发区主席拉吉卜说。

  “中国为埃及提供的帮助和中国企业的减排努力,极大地助力埃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埃及《金字塔报》副总编塔里克表示,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埃中两国正共同努力、积极应对。“我们在绿色发展领域的紧密合作,深化了两国友好关系,为南南合作注入新动力。”

  “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典范”

  本报记者 孙广勇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巴中文化大联谊:在新机遇中拓展新合作

下一篇为了开玩笑发布“杀人预告”? 韩国警方:将严惩!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